进博会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媒体中心将加强报道,首次在东方卫视进博会全天直播中使用5G全息显示系统,以全息图像、空中演播室的形式展示展厅内展品,为观众提供新鲜的体验。在Clover5.2展馆,一架三角钢琴自动弹奏,但同时,其5G全息图像被跳伞到20公里外的SMG工作室,主人不在家,因此可以与世博会展品互动。通过现场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收集和其他单元形成整个全息系统,3D对象虚拟数据非常大,钢琴条纹和正在演奏的按键可以清晰地显示,这种黑色技术具有5G的高带宽、依赖于低延迟特性。
[第1001号]
据介绍,升级后的5G基站,在实现5G独立组网后,可以摆脱5G手机对4G网络的依赖,大幅提升上行传输速率,展会主会场的上行和下行峰值速率分别较去年增长228%和200%。据现场测量,在世博会主会场下载约4G的高清视频需要15秒。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文旅游产业中心副主任康嘉伟简介:“全息图像的传输涉及的带宽特别大,传统的4G网络可能不够,但依靠5G网络的宽带特性,可以保证大规模的实时采集信息,并可以传输到前台演播室,是直播视频,所以低时延特性也很重要。除了运营商等电信企业的“肌肉”外,其他工业企业也在积极利用5G等技术智能化手段进行转型升级。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将充分应用到电力保障的实际工作中,推动博会电力保障向更加智能化、云化的方向发展。在本届展会上,国家电网将采用5G和集成指挥平台技术,现场供电保障团队工作人员只需手持移动设备,即可与后台指挥系统实现无缝连接。这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移动的“指挥”。操作和维护人员佩戴的AR眼镜可以帮助他们实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显示设备参数,并报告故障信息。智能手环是专门针对流行病预防要求而开发的,可以定期检测操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形成健康轨迹报告。高通连续三年参展博览会,聚焦5G、AI、XR、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实践,聚焦毫米波、载波聚合、工业物联网、无边界XR等5G前沿技术。去年,很多观众初通过SMG5G全媒体直播,不住,就漫遍了进博会,欢呼喜欢。今年,联通VR全景远程广播将全面升级,让整个场馆的活动从建设到举办360度,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同时,5G+全息技术实现了“跨空间”场景的显示,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冲击和感觉。这种新的全息显示方式不仅引起了业界和媒体的兴趣,而且通过从更多样化的角度理解5G“黑技术”,人们相信这也会感到惊讶。从去年的5G直播,到今年的5G+全息异地同屏采访,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商用规模,博会的黑科技也在升级。通过进博会的“热身”,5G将在经济社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5G作为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近年来受到技术创新、标准建设、许可证发放和商业化的关注,其大带宽、高可靠性、低延迟、大连接等特点逐渐被公众认可。对于用户来说,5G目前的优势似乎是上网速度足够快,越来越多的网友开玩笑说,5G手机交换“主要是为了方便发送朋友圈”。从5G+全息显示系统的成功实践来看,5G不仅本身是一项创新技术,而且作为一种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可以与其他创新技术有效融合,推动其他创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全息摄影并不是最新的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全息成像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的原理,记录和再现物体的真实图像,所需的信息比普通照相机处理多100倍以上,对拍摄、处理和传输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早期的全息技术仅用于处理静止照片。为了实现高清晰度图像的超低延迟传输,全息技术正在等待5G的商用。据了解,世博会5G全息显示系统在终端层面使用了5G +4K视频终端和全息胶片显示终端,达到了超高清记录和高保真度全息显示的效果。由于对实时性和真实再现的经验要求很高,全息技术的普及存在许多瓶颈。特别是远距离全息音视频再现,对网络传输带宽、时延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网络的千兆超高带宽和毫秒低延迟可以让远程全息投影“真实”,让远程全息交互从科幻变为现实。5G网络的千兆宽带能力保证了远程音频和视频的“即时交付”,MEC边缘计算为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实时处理和交付提供了技术保障。5G毫秒级的低延迟让本地和远程的交互更加自然流畅,语音和表情动作的实时自然呈现,可以让双方的面试交互更加身临其境,面试更加深入。这两项创新技术的融合,不仅大大降低了报道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使新闻媒体行业的技术升级成为可能,也是5G强大技术驱动力的最新例证。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和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来记录物体的光波信息。被摄体在激光照射下形成漫射光束。激光的另一部分被照射在全息胶片上作为参考光束,将物体光束与干涉叠加,将物体光波上的点的相位和振幅转换为空间变化的强度,并利用干涉条纹的对比度和间隔记录有关物体光波的所有信息。记录有干涉条纹的胶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后,形成全息图或全息图。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来再现物体的光波信息,这是一个成像过程。全息图就像复杂的格子,在相干激光的照射下,线性记录的正弦波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以给出2个像,即原始像(也称为primitary像)和共轭像。再现图像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逼真的视觉效果。由于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着物体上各个点的光信息,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再现整个原始物体的图像,通过多次曝光,可以在同一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不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显示出来。以人物为例,全息图像让观众可以看到三维虚拟人物、动作和表现,与VR相比,全息人物造型更加逼真,支持多人、多角度,当然其实现难度也是最高的。第一个采用全息AR应用的行业将是娱乐。日本虚拟偶像Hatsune Miku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音乐会的人。虽然全息技术出现得很早,但过去的全息投影技术只是舞台上的星星所产生的错觉,全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少见。过去的全息投影技术只能恢复记录下来的图像,而不是像科幻电影那样进行实时交流。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项技术是没有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5G的大力部署,全息通信产业即将爆发,“AR + AI”全息成为全息技术的突破口。在过去的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全息视频通话将在5G时代完全落地。全息图像通信依靠5G网络的高速特性,传输大数据量的3D视频信号,向用户展示更加真实的世界,实现交互性的质飞跃,将成为互联网社会的颠覆性技术。目前,三星电子、Facebook等科技巨头都已加入到技术研发领域,显示出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国内从事全息投影领域的企业数量也大幅增加。有了5G全息视频通话,人与人的交流不再局限于屏幕的两端,可以真正实现三维实时交互。使用AR全息设备,通话双方都可以立即在同一个房间内,任意改变距离、视角,看对方的手势和肢体语言,甚至可以看到对方皮肤的精确细节。这一基础技术解决方案是由Micrometry Hologic(WIMI.)提供的,其重点是光场捕获、重建、渲染和智能计算愿景。美国)的。